《自然》
亚洲冰川是干旱防线
一项新研究提出,亚洲的高山冰川在保护下游人口免受干旱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被低估了。来自这些冰川的夏季融水足以满足1.36亿人的基本需求,或者说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五国每年市政和工业需求的绝大部分。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
亚洲高山区域有着全球最高的高山冰川密度。8亿人口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这些冰川融水。冰川融水有助于避免极端缺水情况的发生;在干旱的夏季,融水占到了印度河和咸海上游流域注入水量的绝大部分。然而,对冰川物质平衡(冰川物质的净得失)的直接测量结果很少,人们此前也并未全面评估过冰川融水在干旱期间的重要性。
英国剑桥南极调查局的Hamish Pritchard估计了流域范围的多年代际冰川物质平衡,结合平均和干旱时期的降水数据,量化了冰川对流域注入水量的贡献。作者发现,亚洲的高山冰川每年夏季总计产生了23立方千米的融水。没有这些冰川,印度河上游流域夏季每月的注入水量最多将会减少38%,干旱情况下最多减少58%,上咸海盆地失去的夏季注入水量将时常达到100%。
《自然—通讯》
远程探测有害放射性物质
新一期《自然—通讯》介绍了一种远程探测放射性物质的方法。远程探测工具可帮助安全处理放射性物质,而且也可能用于处理核危害,包括核电站事故和探测核武器。
传统的辐射探测器,如盖革计数器和电离室探测器,在远程探测放射源方面存在技术局限。例如,盖革计数器可以在最远3.5米的距离探测1 mCi的钴-60,但不足以测量更低水平的放射性或在更远的距离进行测量。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研究所的EunMi Choi及同事演示了一种具有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利用高功率脉冲电磁波探测放射源。这项技术在几年前就已提出,本研究属于对它的一次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在1.2米左右探测到放射源(0.64 mCi的钴-60),但是作者认为经过进一步的优化,最长探测距离可达1千米。
《自然—通讯》
“热”爱生命
本周《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研究,介绍了在澳大利亚拥有34.8亿年历史的热泉沉积物中所发现的生命证据。该发现将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陆地热泉地质记录向前推进了约30亿年,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部分最早的证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Tara Djokic及同事研究了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克拉通拥有34.8亿年历史的热泉沉积物。在确定其为海底沉积物还是陆地沉积物时,研究团队鉴定出了硅华的存在,硅华是一种由热二氧化硅流体形成的沉积物,仅发现于陆地热泉中。他们在这些沉积物中发现了叠层石(由微生物活动产生的层状结构)和其它微生物特征,表明34.8亿年前这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命。
虽然人们已经明确陆地热泉是有可能存在多样化生命的,但是此前发现的该环境下的生命证据只有约4亿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