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关于人生观的思索
——中科院研究生院马石庄副院长为兰州教育基地学子作报告
6月28日,金城兰州细雨霏霏。晚6点多,中科院兰州教育基地在兰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早早赶到兰州分院一楼会议厅,期待着一场精彩报告的开始——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将应邀在这里为广大科苑学子作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关于人生观的思索》的报告,此场报告系刚刚结束的兰州教育基地“科学与人文”主题月活动的延伸。
7点,报告准时开始。“人,为什么活着?”马石庄由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出发,结合身边鲜活事例生动叙述,让在场听众自然而感性地体悟到了责任,明了了使命,懂得了奉献。随后,他从“未见胜负的论战”、“人生观挥之不去”、“新生代困惑依旧”和“人的感性与实践”四个方面层层展开。通过对“20年代的科玄论战”、“40年代的西南联大精神”及“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极富时代特色、深深打上时代烙印之物的介绍和阐释,马石庄指出,人生观是动态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有关它的论战从未停息,但相对于麻木、僵化状态,这样的论战所带来的彷徨、苦闷正是历史的进步。他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上,津津讨论的内容终究逃不过“宇宙”(自然科学)和“人生”(人文科学),而在关于这两个“最基本最普通问题”的讨论中,无论是享乐主义、禁欲主义、乐观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等,都说明了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人生观的思考是挥之不去的”。他说,当下在社会转型背景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独生一代,物质生活的优越、家庭结构的独特、应试教育的影响等等不可避免地造就了他们在精神追求、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独特性,新的生存空间中,新生代们“人生观的困惑依旧”。最后,马石庄指出,广大研究生要做到“学会为他人活着,要热爱我们的亲人、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明白人的发展是感性、知性和诗性的结合……”
马石庄的报告主线明晰、图文并茂,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不时博得现场听众笑声和掌声。报告结束之际,马石庄与研究生进行了互动,热情回答现场提问。
报告由兰州分院副院长杨生荣主持。来自兰州地区各培养单位师生百余人聆听了报告。
当天下午,马石庄还应邀为兰州大学数百学子作了该报告,同样受到广泛好评和热烈反响。
马石庄作报告
杨生荣主持
报告会现场
来源:兰州教育基地办公室 作者: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