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
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批复
甘政发[1994]119号
省科委、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
你们《关于成立“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兰州分院和兰州大学,研究人员与原单位不脱离关系,不新增人员编制。希望你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抓紧筹备,尽快运作,立足甘肃,放眼西部,面向21世纪,为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为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超前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甘肃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七日
“政学研”联合共建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王学定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部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和甘肃省科委联合,并吸收国内其它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参与的学术研究机构。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政府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1994年11月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94]119号文件批准成立。
(一)
中科院研究所和高等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的两支主要队伍,对推动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科技改革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中科院研究所与国家重点高校共同联合、相互合作、互补优势,改革单行业小规模专项研究的传统方式,加强科研队伍集成,把科学研究的联合推进到共建科学研究集团,以便更有利于解决科学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1、共建西部中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与我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甚至掠夺式的经营,致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由此,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的原则,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变成经济优势。为实现环境、生存与发展相协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解决东部与西部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问题,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面努力,有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待我们去研究、去攻克。共建西部中心,加强西部资源环境的科学研究工作,为西部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科技储备、决策咨询和对策,为西部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已成为我国科技战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共建西部中心是发挥资源环境学科优势。多年来,为了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与教育的繁荣,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兰州市不到2平方公里的地域内,逐步建设和武装了兰州分院与兰州大学的科研基地,聚集和培养了一批西部资源环境方面的科技人才,并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三大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之一。兰州分院现有八个研究所和一个文献情报中心。其中,冰川冻土所、沙漠所、地质所、盐湖所、高原大气物理所和高原生物所是我国主要从事西部资源环境研究的专业研究所,文献情报中心的特色是以地球科学情报为主。拥有冻土工程、气体地球化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北高寒草甸生态、天山冰川观测试验、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3个开放试验站,以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20多个固定与半固定野外观测试验站(点)。兰州大学设有理工类系、所、室24个,有地理、地质、大气、生物等方面的系、所、室10个。其中,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西部资源环境的专业开放室,还有分析测试和计算中心等先进的技术装备条件。兰州分院与兰州大学在资源环境研究方面,主要是面向祖国辽阔的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1/2以上,人口仅占我国的10%),进行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农业、国土整治、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先后与50多个国家建立了研究合作关系,吸引了国外几百名学者和国内许多客座人员共同从事资源环境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同时,还具备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高精度分析测试手段和丰富的文献情报等现代化技术支撑条件。在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油气地质、盐湖、高原气象、高原生物、干旱与半干旱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准,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共建西部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与技术优势,将对西部资源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弄清楚脆弱的生态环境情况及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提出农业、工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模式。它的成立标志着在西部资源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面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3、共建西部中心是科技人员与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的需要。兰州分院与兰州大学有1800多名从事资源环境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正研级科技人员150多名,有副研级科技人员350多名,有30多名科学家在国际资源环境专业领域各协会任职,有22个博士点,博士生导师近80名,还有一批基础扎实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这些科技人员热爱自己的事业,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江南的山川秀色和优裕的生活条件,而是开展西部资源环境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双方科研人员友好往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各个层次与多种形式的合作,相互提供方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获得国家奖励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就是双方共同协作完成的。但是,这种合作仅限于自发和松散的状态。共建西部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双方科技人员从学术思想、研究课题、研究力量上全方位联合,研究工作将会跳出分散、细小、低水平重复的境地,走向全方位、多因素、交叉渗透的大科学研究。另外,研究所和兰州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互聘对方学者为兼职研究生导师,推荐优秀在职人员和优秀学生攻读学位,有利于培养具有科学交叉渗透的高水平人才,为西部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通晓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我国西部地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地。
4、共建西部中心是“政学研”联合的结晶。1994年2月,兰州分院与兰州大学的专家、教授及领导,依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关于“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改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院校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召开了科技沙龙座谈会。与会同志对双方的学科优势,国家的开发与建设、科技工作应当采取的对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表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初步酝酿并提出了共建西部中心的设想。之后,在施雅风院士、李吉均院士、程国栋院士和秦大河研究员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和积极参与下,相继召开了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座谈会,并成立了由省科委、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组成的筹备班子,对共建西部中心的宗旨、目标、研究方向、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多次研究、讨论和协商,于1994年10月上旬形成了西部中心的框架,并正式上报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西部中心筹备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科委、教委、中科院、甘肃省政府等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怀和支持,凝聚了省科委、兰州分院与兰州大学领导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心血。这种由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联合,政府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模式,是一种在体制上的改革与探索。这种“政学研”联合共建的模式得到国家科委、教委、中科院的充分肯定。鉴此,共建西部中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广大科技人员冲破条块分割走向联合,向大科学进军的创举。
(二)
共建西部中心的宗旨是在共同联合、相互合作、互补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基地和跨世纪人才培养基地。进而建成西部资源环境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1、西部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研究西部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以及冰冻圈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针对西部丰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性,以环境演变、水资源、交通、农业和矿产资源等为对象,以建立合理的人地关系和良性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展多方位综合研究。近期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是全球变化和西部资源环境系统(人地关系、气侯演变预测、寒区环境与工程、水资源承载力、生态系统机理、油气矿产资源成矿理论等)的关系;应用研究的重点是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利用,寒区工程建设,油气资源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继续探索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持续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规律及优化模式。一方面要努力与国际地学、生物学研究计划接轨,促进科学研究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另一方面要主动争取承接政府和横向科研任务,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西部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针对西部中心暂无固定人员,依托研究所、兰州大学和省科委,人员与原单位不脱离关系的现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传统管理办法和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西部中心的组织结构由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两委会联合办公室构成。西部中心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主任由省科委主任魏庆同教授兼任,全面领导西部中心的工作。专家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由李吉均院士、程国栋院士担任首席专家,全面负责西部中心的学术工作。办公室由两委员会的具体办事机构,由秦大河研究员任主任,有两名副主任、4名业务秘书和4名行政秘书以及财会人员组成。西部中心运行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依靠专家,实行专家负责制,以客座方式吸引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共同开展高水平的综合研究。西部中心与研究所、兰州大学,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院校开放室(站)和一些优秀的课题组形成研究的网络体系;学术带头人相互兼职,以合作的方式培养优秀人才。
3、共建西部中心近一年来主要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展了多次学术报告会,交流学术思想,科技人员了解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贯彻了“面向、依靠”的方针。学术报告主要有:省科委主任魏庆同教授的《科教兴陇的有关问题》、李吉均院士的《大西北的战略地位与开发设想》、程国栋院士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变化及高效利用与持续发展》、省科委总工程师常广义的《甘肃省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框架》等。这些学术报告主题突出,数据和内容详实,论点明确,吸引了许多省、市领导、科学家和青年学生。同时,在报告会上展开提问和答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第三次学术报告会上,张吾乐省长听了汤懋苍研究员的《天灾预测原理方法和初步结果》与赵松岭教授的《西北雨养农业的问题和出路研究》报告后说,我对两个报告很感兴趣,汤教授大胆地对天灾作中期、长期预报,虽然预报的结果(今后几年内继续干旱)不是我们希望的,但给政府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年,庆阳地区降水量不足往年同期的20%,旱情严重,要立足抗旱,发动群众与旱灾做斗争。对甘肃的旱情要立足于今年旱,明年还要旱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另外表示,省上拿出一些资金,支持赵松岭教授开展“西北雨养农业的问题和出路”研究工作。这种学术报告使人听后增长了知识,学术气氛是令人满意的。贠小苏副省长在讨论中说:甘肃干旱区的农民群众也创造了许多抗旱保丰收的有效办法,陇东的地膜小表可达亩产560斤,梯田加地膜就可以抗旱,农民群众总结了6个字:“地膜、梯田、水窖”就可以解决吃饭和吃水问题。由此可知,这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使科技人员了解了地方“九五”科技发展重点,使政府领导掌握科学家对经济发展的咨询意见与建议,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相结合。
第二,组织科技人员,针对西部以黄土、沙漠、戈壁、高原、高山、冰川为代表的地貌特征,对干旱高寒为特点的脆弱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建议工作。先后已向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议开展“亚洲干极的形成演变与大西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变化趋势及高效利用与持续发展”、“我国半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机理研究”、“西部油气资源、特有矿产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项目。
第三,积极参与重大的科技咨询活动。西部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多次深入“引大入秦“(引大通河水灌溉秦王川86万亩土地)工程指挥部和灌区现场,了解灌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提出灌区综合发展方向,并积极向省有关部门建议开展“秦王川灌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试验”研究,从现代节水灌溉技术、高效生态农业、土壤培肥改良、灌区环境与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技术组装,以便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的效益。另外,西部中心有6名院士和专家还积极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今年8月组织的院士、专家西北地区水资源考察活动。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水资源的考察,向国家、地方政府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报告。
第四,用西部中心有限的启动资金,组织并支持优秀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根据西部中心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以及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接受了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地方科研单位的五十多个项目申请。经专家委员会讨论,首席专家批准,择优资助了十几个科研项目,支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预研究和战略性的软科学研究。
综上所述,共建西部中心近一年来所做的几方面工作,只是实现了规划蓝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迈出第二步、第三步……直至建成西部资源环境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真正成为名符其实多行业科技部门的有机结合。在资源、环境、生态等学科领域组织多学科交叉,形成观测、分析和研究体系,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技任务,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国家经济战略重点逐步西移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发扬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发展、壮大。同时,也希望各级领导、各行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对西部中心的发展给以支持和帮助,形成合力,共创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的丰功伟业。
——转自《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年报〈199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