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内部资源ARP系统登陆
   
  合作区域
  甘肃省  
  青海省  
 
 
 
  图 片 库
 
阴和俊在兰州分院召开座谈会
阴和俊调研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阴和俊调研近代物理研究所
阴和俊调研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侯建国在兰州分院主持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侯建国调研兰州分院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首页 > 院地合作 > 合作区域 > 甘肃省
 
兰州市与中科院兰州分院科技合作硕果累累
2009-06-26 | 编辑: | 【  

 

20025月起,在市委、市政府和中科院兰州分院的共同推动下,兰州市与兰州分院科技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近三年来,市院双方按照“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区域需求,瞄准特色产业,构筑合作平台,融入创新体系,促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中科院兰州分院的桥梁纽带作用,集成和综合中科院全院有关科技力量,通过与兰州区域创新体系各单元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了中科院有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兰州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截止2004年底,兰州市累计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90万元,启动实施了三批共11项“兰州市-中科院高新技术种子资金”项目,目前已完成7项,带动中科院近20个单位与兰州地区有关企业实施科技合作项目4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合作项目在2004年度形成销售收入5.14亿元、利税0.98亿元,占中科院与甘肃省合作项目经济效益的60%以上,增加就业岗位约1000个。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由甘肃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劣质煤热电厂130/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项目,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和中科院“410/时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前期研究开发”的依托工程。该项目利用煤炭开采中产生的劣质煤和煤矸石为燃料,建成资源利用电厂,2004年利用劣质煤和煤矸石46万吨,实现发电量3.6亿千瓦时,已累计发电近10亿千瓦时,窑街矿区6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实现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淘汰了数十台低效、高污染锅炉,热电厂每年产生的约10万吨左右的灰渣,作为大通河水泥有限公司原料产品的掺合料和建筑料,保护了环境。投资1.95亿元兴建的劣质煤热电厂三期工程,2005年建成后将使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形成年发电7亿度、供热112吉焦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它标志着我国洁净煤技术在循环硫化床燃烧技术大型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方面,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承担国家“十五”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建设中,使兰州地区有关企业承担了4200多万元的非标加工合同,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设计、加工CSR磁铁和电子冷却装置冷却段螺线管的研制工作中,使兰州电机有限公司掌握了线圈的还氧浇注等许多国外先进加工工艺,其加工的CSR二极铁、四极铁和线圈达到了国际专业水平。在CSR工程超高真空系统的研制中,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参与二极铁真空室和四极铁真空室加工任务,掌握了获得超高真空的关键工艺措施和技术路线,实现了加工工艺的创新,具备了超高真空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CSR工程电源系统研制中,兰州精新电源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掌握关键制造技术,批量加工的电源设备填补了国内同类电源的空白,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另外,近代物理所创办的兰州真空冻干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冻干设备制造商,近年来与兰州通用机器厂、兰化公司机械厂合同额达2600多万元。

在有色冶金企业清洁生产及环境治理方面,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开发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净化装置,在兰炭集团、兰州铝业、兰州连城铝业等企业安装运行后,焦油排放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甘肃科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合作的高温烟尘净化设备用阻粘防蚀涂层材料开发应用”项目,将使高温烟尘、沥青在净化腔体壁上沉积量为未涂覆该涂层材料沉积量的15%以内,延长人工清理烟尘、沥青的周期。

在延伸石化产业链方面,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共建了合作研究开发和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站。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与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作完成的“年产2500LCD-2000柴油降凝剂产业化”项目,在500/LCD高效柴油降凝剂中试装置的基础上,2003年建成了2500/LCD-2000高效柴油降凝剂工业生产装置并已投产,产品添加于柴油中可明显降低油品的凝点和冷滤点5-10℃。由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发展中心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合作完成的“纳米材料在汽油机油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研制成功了抗磨损、抗氧化、减小摩擦、降低油耗的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已应用到当前最先进的“昆仑778”润滑油添加剂复合配方及相关的高档汽油机油中。另外,由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和兰州中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预氧丝在无石棉汽车刹车片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得到了五个可行的刹车片试验配方,为预氧丝在刹车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由兰州连城铝业公司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在两个电解系列(352台电解槽)实施了“铝厂供电过程控制管理中心(PMC)系统”项目。20033月,中科院所属的中科久辉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编制的“兰州卷烟厂易地改造信息系统工程规划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20047月,兰州卷烟厂投入研发资金315元,与中科久辉公司合作实施“卷烟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项目。该项目是兰州卷烟厂十五易地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该厂ERP系统与底层自动化系统的枢纽。通过三者之间的有机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快速反应与敏捷制造。另外,双方合作实施的“兰州卷烟厂ERP系统”项目,将从降低产品成本、缩短决策和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煤矿生产安全方面,甘肃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地质所合作,给矿井装备了瓦斯气体检测专用系统,采用色谱柱系统分析的数据对瓦斯气进行在线监测,能及时检测出9种对人体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并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也避免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目前,双方还在联合申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瓦斯灾害隐患辩识及控制技术”项目。

2、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029月,由甘肃省、兰州市和中科院共同资助290万元,由中科院寒旱所主持完成的“兰州市大气污染与对策研究”项目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在研制新一代高分辨率、高精度大气污染环境动力学模式和大气化学动力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优化方案的论证评估提供可靠的数理描述和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治理汽车尾气、改变能源结构、沙尘暴影响、南北两山绿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污染源、清洁生产和其他控制措施等8项治理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200210月,省政府批转了市政府、省环保局《关于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200211月,《兰州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引用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00412月,该项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3月,为了解决兰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市科技局和兰州分院组织中科院有关专家举办了“南北两山生态环境建设论坛”。在此次论坛的推动下,由中科院寒旱所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联合申报的“兰州市郊黄土丘陵雨养生态系统建植技术研究”项目,当年7月被科技部批准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将初步建立黄土高原西部雨养生态系统水平衡理论模式,完成3-5个乡土物种筛选,提出2-3项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建立西部黄土区物种配置主要模式和示范区,以逐步解决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项目生态治理效益低、后期维护费用大的问题。另外,由双方联合申请的“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气候环境效益评估研究”项目,被列为2004年中科院“西部之光”计划。

为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无上水条件下植被恢复技术创新,为兰州南北两山绿化二期工程提供技术储备,200212月,市科技局批准依托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成立了“兰州市生态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中心”已完成的“多功能保水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示范”项目,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等为原料,合成出具有保水、耐盐性好和低成本等特点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筛选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在兰州北山干旱、贫瘠的荒山坡地进行了50亩的应用示范,植树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输导材料的研制与中试放大”项目,针对南北两山土壤板结的状况,以聚乙烯醇和淀粉等为原料,已研制出不同孔隙、不同直径、不同长度和自然降解的高分子发泡输水材料,使雨水能够迅速输送到植物根部,比一般滴灌设施成本低且不造成环境污染,在中川机场和西固立交桥附近的山坡上进行了小面积应用试验,无上水条件下拧条的成活率达90%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培育的高原号小麦新品种,近年来累计在兰州市县区推广种植51.3万亩,比对照品种增产5.8%,增产小麦产量605.3万公斤。由中科院寒旱所和红古区园艺站合作完成的克服草莓连作障碍综合技术研究”项目,查明了红古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在试验点初步解决了草莓连作障碍,并提出了红古区草莓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方案,制定了红古地区无公害草莓种植规程。另外,由甘肃亚盛集团与中科院过程过程所合作在九州开发区建设的“1万吨/年全融性氮磷钾配方复合肥料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3、联合开展战略研究,引进智力服务

在开展战略研究方面,由中科院兰州分院、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和市科技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兰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提出了以三大区域创新理论为指导,分三个阶段推进建设,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和四个创新经济增长区,构筑五个有机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为兰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由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主持完成的“兰州数字化产业园建设计划书”项目,提出了集政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型,虚实结合的运行机制,官、产、学、研、金等创新要素的融合,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数字化产业园建设方案。

在智力支撑和决策咨询方面,目前已有31名经中科院兰州分院推荐的专家进入了兰州市科技专家库,这些高层次的专家在兰州市科技评奖、重大项目决策、申报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等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了决策咨询和技术咨询。

         ——兰州市科技局《科技工作》第2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3
电话:0931-2198855 E-MAIL:czw@lzb.ac.cn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6号
62010202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