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与张掖地区合作项目
(第六批)
项目名称:化学防治草地狼毒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合作单位:肃南县农牧局 红石窝乡
负责人:李春喜 赵成章
项目时间:2001年-----2002年
投入经费:2万元
项目内容:肃南县长期以来草地超载过牧,导致狼毒等有害植物滋生蔓延、草地退化严重,这种危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严重因素,生产急需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本项目开展狼毒滋生地生态环境与植被结构关系的调查分析,寻找化学防治的有效途径;进行化学除草剂品种、药效试验筛选,确定有效的选择性除草剂和防治方法;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提出最佳防治方案和成套技术。在肃南县康乐区建立200亩的3个防治示范点,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并进行利用狼毒开发生物农药药效试验。
项目名称:民乐县干野菜保鲜技术引进试验
研究性质:技术服务
承担单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合作单位:民乐县山野菜加工厂
负责人:王梦洲
项目时间: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投入经费:1万元
项目内容:该县山野菜加工急需保鲜技术来延长保鲜期以保证其品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带动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现该县的加工厂已确定从省内引进加工保鲜技术,目前需就引进技术进行应用试验和相关改进工作
项目名称:张掖干旱荒漠绿洲地区速生杨适应性研究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合作单位:高台县农委、林业局 晨亮实验农场
负责人:荔克让 杜国光
项目时间:2000年01-----2002年12月
投入经费:2万元
项目内容:目前意大利速生杨、三倍体毛白杨引种过程尚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对生态、经济产生良好效益---能否大面积种植。因此,对速生杨的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就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特性观察调查,掌握其生长发育节律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通过春季抽梢程度和夏季抗日灼能力、秋季木质化程度等调查及其机理分析,抗病虫害能力监测和耗水状况观察,研究限制性环境因子对速生杨的制约程度以及速生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交速生杨适应性研究报告,为林业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名称:山丹县红寺湖乡草原荒漠化治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合作单位:山丹县畜牧 局草原站 红寺湖乡
负责人:梁效荣 杨依福 郑多银
项目时间:
投入经费:2万元
项目内容:通过塘坝集水和节水灌溉试验、优质牧草品种引种、筛选,利用节水喷灌、草场围栏和封育补播、种植技术综合集成,在提高产草量同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以建立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探索人工牧草种植经验,为基地建设奠定基础,推动全乡畜牧业发展。
项目名称:“临泽县5000亩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建设”中的技术试验研究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合作单位:临泽县科技局
负责人:张小军 关志强
项目时间:2001年-----2003年
投入经费:2万元
项目内容:发展酿酒葡萄被确定为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措施,葡萄规模化生产中栽培技术和水肥条件非常关键。在基地建立试验点,通过对整形方式与生长节律的研究、当地土壤立地条件下品质监测和研究不同施肥、灌溉条件、不同采收期对其品质影响,提出当地酿酒葡萄优质、稳产栽培的技术规程和管理模式,指导和促进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项目名称:麻黄、唐古特大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合作单位:肃南县科委 县明化区、大河区
负责人:杨春喜 蒲晓勇
项目时间:2001年-----2002年
投入经费:1.5万元
项目内容:引种和人工栽培麻黄、唐古特大黄等中药材,为解决开发药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开辟新途径。通过该植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查,探索最适宜人工栽培区和品种。建立试验点两处、各5----10亩,对人工育苗、大田移栽和栽培技术等研究、示范,优化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名称:节水型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示范
研究性质:技术开发
承担单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合作单位:临泽县科技局
负责人:苏培玺 张小军 杜明武 叶德文 朱 雄 蒋立波
项目时间:2001年-----2002年
投入经费:2万元
项目内容:以棉田间作、复合种植改变传统的净作模式,进行棉—粮、棉—经、棉—草和“双株双层”高密度栽培等技术集成试验,从种植方式和提高单产探讨节水型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达到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保障棉花优质高产、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板桥乡西柳村布置试验示范田100亩,2002年秋季进行现场观摩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