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项目2009年工作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于12月16~19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听取了各课题2009年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就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院士孙鸿烈、科技部委派咨询专家肖笃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宋郁东、潘伯荣、胡汝驥、樊自立等60多人出席了会议。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涛研究员介绍,该项目是防治干旱区生态退化,构建国家生态屏障的需要,也是合理利用干旱区水土资源,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干旱区绿洲化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2.5万km2扩大到目前的10.4万km2,沙漠化土地面积由5.3万km2扩大到11.4万km2,受盐渍化危害的耕地面积达到1.5万km2,占总耕地面积的30%。绿洲化优化了局地生态环境,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绿洲低水平、无序的开发使绿洲稳定性下降,引发包括荒漠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河道断流、植被退化、土壤侵蚀、湖泊萎缩、沙尘暴频发,既危及干旱区人民的生存安全,也危及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并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不利影响。该项目实施时间为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项目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项目8个课题通过一年的实施,已建立了实用的土地利用/覆盖、绿洲、荒漠化土地的遥感解译标志,并在重点地区作了生态反演探索。进行了盐渍化土壤的光谱室内和野外分析,为展开星地同步盐渍土观测做好了准备工作;同时,初步揭示了西北干旱区荒漠化过程空间分异规律和荒漠化过程中土壤碳氮的衰减规律;掌握了策勒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土壤系统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并揭示了植被对沙丘水分再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数值模拟了民勤地区沙尘暴期间沙漠复杂地形的流场及不同地表部的单宽输沙率。编写了可初步用于多孔介质流动计算的流体动力学程序,为进一步深入进行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做好了准备。对民勤绿洲盐渍化地区地表的含盐量、植被和风场等进行野外调查;完成了样方的设计和采集,并对该区域盐渍化土地的分布进行了遥感解译。并初步分析了黑河流域地下水系统、流域水文过程、植被生态的变化过程,全面调研与资料收集,初步建立生态水文综合模拟的数据库系统。
会议举办期间,共有24篇学术报告在会上交流。内容涉及遥感技术在干旱区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干旱区绿洲水、土、气、生过程,水环境变化的环境效应,土壤风蚀和荒漠化,绿洲化、荒漠化物理过程模拟等,会议还讨论了一些干旱区保护和开发中的一些政策性问题。
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院士孙鸿烈指出,“干旱区绿洲化和荒漠化”项目研究的重点在于这两个“化”字,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变化,绿洲化和荒漠化的水、土、气、生相互作用过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绿洲的影响,把它的驱动机制说清楚;研究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强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环境的发展前景。项目的8个课题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两“化”为主线,研究清楚干旱区绿洲环境变化的过程,回答如绿洲应保持多大规模等国家策战略需求问题。所有课题要有一条主线,承上启下,相互挂钩,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为实现项目总目标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