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30)
2002年,兰州分院认真贯彻中科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按院对分院的主要职能工作要求,把推进院地合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集成和综合院内有关研究所的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与甘肃、青海的合作,积极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联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扩大了中科院在地方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与地方、行业和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约100项,合同经费7000多万元。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合作地区工作进展良好
(一)联合共建研发、支撑机构和经济实体。以兰化所为依托,建立了“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并促成定西地区行署与兰化所共建了“中药研究发展联合实验室”。兰化所还与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共建了“精细石油化工联合研究开发中心”。兰化所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共建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每年获稳定经费300万元以上。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省院合作共建为“甘肃省科技图书馆”,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省财政拨付40万元开办费,以后每年拨付20万元运行费。兰化所与天水海林轴承厂、天水投资担保公司、长城电工集团等单位共建的“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化所以高性能稀土自润滑材料与部件技术作价1056万元,占总股本的10%,目前已通过上市辅导期。
(二)突出区域特色,组织实施院地合作项目
在环保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近物所今年完成了兰州铝厂、青海铝厂等 4台套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净化任务,完成投资1089万元,并与连城铝厂、青海华辰铝厂签订了4台套1000多万元合同。兰化所承担的“利用钠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和一氧化碳的技术研究”项目,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个焦油和一氧化碳10毫克,烟碱1毫克的卷烟,目前正在进行规模化生产实验。省院重点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省计委组织的验收,在研制新一代高分辨率、高精度大气污染环境动力学模式和大气化学动力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优化方案的论证评估提供可靠的数理描述和理论依据;提出了治理汽车尾气、改变能源结构、沙尘暴影响、南北两山绿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污染源、清洁生产和其他控制措施等8项治理对策。兰州市编制的清洁能源规划方案引用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在生态恢复、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张掖地区合作开展的“天然草原毒草治理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通过推广应用寒旱所研制的“灭狼毒”和“灭棘豆”化学除草剂,在甘肃的肃南、天祝县及青海部分县区先后完成了近20万亩的毒草治理任务。狼毒、棘豆治理后,可使每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增加30%-50%,每年可以减少牲畜中毒死亡率20%。如果收效期间按6年、每户牧民拥有2000-3000亩草场计算,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12,相当于每亩草场每年至少增收6~10元钱,每户可增收约2万元。8月中旬,分院会同有关部门在张掖市召开了“15万亩天然草原毒草治理技术推广现场会”,郭传杰副书记和来自受草原毒草危害最严重的西部七省区草原、畜牧部门的代表,现场观摩了这一技术对草原毒草的治理效果,为今后大范围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月27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国务院《专报信息(485)》“中科院专家呼吁加快我国草原毒草治理步伐”上作了批示。另外,还组织寒旱所、张掖林业局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内陆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推广”项目。“脱毒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项目,今年在沿祁连山各县推广种植约15万亩,与同等条件下种植的油菜和小麦相比,亩增收600元左右,增加农民收入约1亿元;近物所食品真空冻干技术在甘肃民乐银河集团公司建成的180 m2生产线已经投产,今年又扩建两条干燥仓180m2 的生产线,年底前建成投产;目前与张掖市正在争取落实的项目还有:张掖红星番茄酱厂引进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抗突变胡萝卜鲜榨汁”保健饮品技术、民乐县天力包装公司引进过程工程所秸杆汽爆技术、临泽县啤酒花开发公司引进山西煤化所“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啤酒花浸膏加工中的应用”等。与白银市合作实施的“寒旱地区种桑养蚕扩大推广示范”项目已作为景泰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四大项目之一;由靖远县国资投资公司、靖远县新荣面粉食品厂和近物所等单位合资成立了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靖远科靖绿宝冻干食品有限公司”,冻干食品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206万元,年底前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冻干蔬菜318吨,以出口为主,实现销售收入2500多万元;“引进推广遗传所远缘杂交彩色棉花新品种实验示范”等一批项目已陆续启动。此外,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与甘肃省草原生态所什社生态站、陇东西峰市、平凉市等地的畜牧局和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合作,正在实施“黄土高原生态型商品畜牧业优化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三)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江绵恒副院长、杨柏龄副院长、桂文庄局长等先后来白银指导工作,白银市把产业园作为“一号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建设。为使产业园尽快成为中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今年5月,我们与白银市主要领导共同赴上海、沈阳、长春、北京等五地十所及六个开发区考察,筛选出了1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并于6月中旬在兰州召开了项目推介会,为入园项目和企业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月初,产业园管委会邀请中科院20多个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白银市召开了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洽谈会,签约项目12项。截止目前,高碳醇钴盐催化剂、高效柴油降凝剂等一批项目已陆续开工。
(四)进一步拓宽院地合作领域
今年分院先后与定西地区、嘉峪关市和甘肃省交通厅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启动了与阿拉善盟、庆阳市、兰州市、西宁市等地的合作。围绕做大中药材支柱产业,与定西地区合作开展了“岷归道地中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陇西县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同时正在与岷县争取申报当归GAP基地建设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与甘肃省交通厅合作开展了“G213线合(作)--郎(木寺)段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修筑技术研究”、“黄土半干旱地区公路绿化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甘肃省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及实施方案”等 4个项目,还正在联合争取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的科技项目。9月中旬,杨柏龄副院长率12个分院领导与专家考察了兰州市有关企业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召开了市院科技合作座谈会,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落实“中科院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科技园”等合作项目。
积极开拓与青海省的科技合作工作。组织院内研究所积极参与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竞标,取得了较好效果。协同青海省科技厅提出了“省院科技合作需求”,现正积极落实。与西宁市合作,把选派科技副职作为切入点。
为推动与内蒙古西部的合作,分院先后向阿拉善盟、乌海市选派“博士服务团”成员担任副盟长和市长助理,并两次主动到自治区科技厅接洽联系。5月下旬程国栋院士率专家考察了阿拉善盟,召开了科技合作座谈会,双方商定要把合作项目凝炼到阿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上来。目前,“阿拉善盟锁阳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腾格里沙漠飞播治沙新技术及植物种群稳定性研究”项目已经启动。另外,寒旱所与阿拉善盟正在共同实施院《西部行动计划》子项目“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试验示范试区”、国家计委下达经费为1400万元的“阿拉善盟生态环境整治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试验示范”项目。
(五)积极参与院高技术产业局等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参加了“杨凌农高会”、“合肥项目资本对接会”、“中科院与山西省洽谈会”、“辽宁省科技周洽谈会”等活动;组织研究所申报“宁波种子资金”、“浦东种子资金”及“中科院院地合作资金”等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分院系统企业改制工作;如期完成了科技合作项目成效统计工作。
二、把院地合作与创新工程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集中显示,力求有所作为。
(一)以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等重点项目为主导,做好跨所学科综合交叉、技术集成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引导和协调服务工作。“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试验示范研究”项目,得到了甘肃省和张掖市县的大力支持。为促进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分院适时向首席科学家提出了关于开展《内陆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关键技术及补助政策研究》项目的建议,目前正在组织有关单位落实。由兰化所牵头承担的“西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后,程国栋院士专门听取了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情况汇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与关键技术集成,并结合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环境工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工作。10月下旬,为促进政产学研的交流与联系,为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由分院组织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和相关企业参加了兰化所主办的“西部生态建设用材料与节水技术”研讨会,收到了良好效果。兰化所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镍钴羰基化精炼工艺与超细有色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现已建成了10吨/年羰基镍模试装置,10月下旬通过院中期评估,11月中旬开车运行。
积极为国家“西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服务。由青海盐湖所和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3.2亿元,形成建设规模为年产碳酸锂3000吨、硫酸钾25000吨和硼酸2500吨的生产能力。在省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5平方公里盐田工程、40公里淡水引水工程、天然气引气工程和生活设施等工程,碳酸锂、硫酸钾和硼酸车间及其他辅助设施已开工。由西北高原生物所和青海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的“藏药雪隆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形成建设规模为年产颗粒剂3000万袋、胶囊剂5000万粒、口服液1500万支、片剂5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已完成提取车间、库房、综合办公楼土建施工和通用设备安装,正在安装提取设备和进行空气净化系统调试。
(二)发挥优势,加强与大学的合作与联合,为创新工程和西部开发服务。分院与兰州大学在合作模式、结合点特别是在加大项目申请、科研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力度,提高共享率,发展“大资源”的概念等方面初步达成共识,受到国家科技部的肯定。为促进与西北师大的合作研究与资源共享,程国栋院士受聘西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顾问、教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为促进与兰州大学、甘肃省图书馆等单位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向省政府提出了《甘肃省虚拟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建设方案》,得到李重庵副省长批示,目前由省科技厅牵头启动实施。另外,还组织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寒旱所和兰州大学完成了“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甘肃省经济与生态研究”项目。
(三)开展与重点地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合作。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建设“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总体部署和“工业强省”战略,分院在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张掖、嘉峪关、定西、兰州等市地(行业)集中科技力量,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技术、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生态恢复材料与技术、环保技术、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以及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三、体会与认识
1、省市新闻媒体集中时间宣传,地方党委、政府推广兰州分院院地合作经验,这在12个分院所在省区开了先河。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题听取分院党组工作汇报后,中央驻甘及省市22家新闻媒体集中版面,突出宣传了兰州分院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工作经验和做法。9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强院地、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重点推广兰州分院的院地合作经验,院纪检组组长王德顺同志代表我院参加会议,省委马西林副书记将我院科技合作工作的经验归纳为:认识到位、工作主动;措施得力,作风扎实;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内引外联,项目带动。
2、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院地合作的新路子。政府行为与
市场行为相结合,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如与白银市、张掖市设立科技合作种子基金,支持启动一批有市场前景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并逐步过渡到市场行为。又如有针对性地组织“请进来、走出去”,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3、在同一地区 成团组派出科技副职,产生群体效应,分院目前选派的在任科技副职20名、科技顾问10名。另外,地方给兰州分院派入挂职干部5名。分院成立了科技副职管理办公室,制定了科技副职管理办法,每年给每位科技副职一万元的外出考察、生活补助等经费。
四、存在的问题
1、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院地合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管理体制、科技政策导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模式与机制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地合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如何做强做大尚须花大气力来抓。
2、按新的办院方针,院对研究所的评价导向急需进一步完善。
五、明年工作思路
1、结合甘肃生产力布局和“工业强省”战略,组织、吸引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参与建设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进一步提升与重点地区的合作层次。努力把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打造成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平台、科技高地、东进西出的大通道和现代文明的聚集区,使这一地区在甘肃成为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示范区。
2、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积极组织开展西部科技创新战略论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针对性约请国内外专家就建立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西北天然药物开发、油气资源开发、盐湖资源深加工、特色农牧产品高值化加工等方面进行战略研究,提出长远发展的项目,并与省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拟出战略思路和提出立项建议,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立项。
3、根据地方的需求,选派高层次的科技副职,争取以“博士服务团”形式派出几位市地级科技副职。
4、继续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协助做好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技术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
5、加强与在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
六、建议
1、希望院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院地合作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力度,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牵头组织几个重点院地合作项目。
2、建议院部增加院地合作专项经费,或设立中科院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并协调经济欠发达省区设立一定数量的院地合作基金。建议与国务院扶贫办协调,将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地合作。
3、建议改进院地合作项目成效统计工作。建议在院属单位与地方、企业签订项目任务书或合同时,将合作单位的有关信息准确登记,并使合作单位了解统计制度;建立合作项目备案制度,建议将合作项目报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分院备案;进一步完善统计填报系统软件。
4、建议院部加强对院地合作干部知识更新的培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