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汇 报 会 材 料
立足西部 发挥优势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中科院兰州分院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给西部各省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甘肃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甘肃省社会、经济、科技的较快发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地处甘肃、青海两省。经过四十六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资源环境、核物理、材料化学为主体的科研布局,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自1998年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们在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组织科技力量参与西部经济建设,于1999年3月促成甘肃省与中科院签定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承担了“兰州大气污染与对策研究”等院省合作的8个科技项目;同时,在1998年9月、1999年11月先后分别与张掖地区和白银市签定科技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了“6万吨长效碳酸氢氨技术改造”、“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中心白银生产基地建设”等3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并向这两个地区选派了12名科技副县、区长;今年,分院还加强了与嘉峪关市、定西地区的科技合作,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产业化技术得到应用转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我们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承担地方、企业委托任务140多项,合同金额1.4亿多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科技事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甘肃省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兰州分院科技队伍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是我们工作部署中正在积极探讨和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为指导,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各项工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科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机遇,我们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认真学习国家领导及有关部门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讲话精神和规划,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研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确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尤其学习了江泽民同志
“七一”讲话精神,强化了科技人员不断转变观念,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意识,增强了全面推进院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信心。分院以“西部大开发,我们做什么”为主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研讨,理清思路,找准分院科技工作部署与西部大开发重点领域的结合点,进一步明确分院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工作思路为:“突出一切工作始终以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为重点,强化积极为西部经济建设、为科技发展两个服务,加强院地合作、院校合作、所企合作三个共建,宣传既是科技‘国家队’,又是科技‘地方队’的观点”。以此为工作指南,统一认识,形成凝聚力,与地方政府和各行各业紧密合作,不断探索在组织管理、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形式和措施,争取真正成为地方上一支看得见、用得着的科技队伍,有组织地参与西部大开发。
二、突出学科、队伍优势,切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领域
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突出兰州分院学科、队伍优势,重点结合甘肃等西北省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与科技需求,确定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领域:
1、基础设施方面的标志性工作: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面临着高原和冻土两大难题,青藏铁路的修建也是对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一次检验。青藏铁路要穿越高温多年冻土区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段及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重叠路段计七百多公里。冻土区筑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冻胀和融沉。在季节冻土区主要问题是冻胀,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问题是融沉。高原冻土和全球气候变化使青藏高原铁路的修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的变化,预测工程作用下冻土的变化以及预测两种因素叠加后冻土的变化及工程稳定性,即必须开展气候——工程——冻土相互作用的预测研究。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依靠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专业人才优势,成为国家和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科技力量之一。最近,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首批启动五个重大项目,由寒旱所承担的“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项目被列为其中之一,支持经费2300万元。同时还获得了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基金委等部门支持和相关单位匹配的经费5200万元。铁道部将青藏铁路北麓河实验工程段的研究和8公里的实验路段建设任务交给了寒旱所。该所配合铁道部进行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和《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编制工作,现已全面用于工程之中。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的前期预研工作,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地质资料勘查、线路选择、冻土区桥涵设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超前期可行性预研。
2、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标志性工作:
针对我国北方沙漠化日趋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的问题,由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牵头组织兰州大学等单位申请的“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此项目以解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为目标,研究沙漠化过程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沙漠化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沙漠化的生物学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机理、以及沙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模式等。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甘肃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沙漠化及沙尘暴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黑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用水矛盾突出,居延海干涸,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0万元,由程国栋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等单位开展“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试验示范研究”项目。这项工作得到甘肃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张掖地区和各有关县区也积极地参与项目的实施。该项目以黑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绿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沙漠化防治,重点在肃南、临泽两县开展多种作物的引种、栽培等试验研究,通过促进草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科技人员依靠新品种和技术集成,采取实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式与各乡、各村进行合作。另外,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与日本人类与自然研究所签定了开展合作研究的备忘录,中日专家对黑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考察,对于流域绿洲水资源和农业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获得许多重大发现。还与加拿大合作,引进的苜蓿品种长势喜人,麻黄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将为明年大面积种植提供优质种苗。尽管今年是项目启动第一年,但各科技示范点已经吸引了许多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目前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
3、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重点工作:
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分院各所以多种形式与省内外有关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技术与开拓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在白银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9年兰州化物所与白银化学试剂厂等企业合作成立了白银希科高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碘海醇、阻焦剂和钴盐催化剂三个主导项目起步,边建设、边生产,已形成一定市场,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近,在第三届深圳高交会上,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与白银市政府签定了关于建设“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的合作协议,这是中科院目前在国内同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二家高技术产业园。白银高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态恢复材料与技术、环保技术等五大类适应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址确定在白兰高速公路两侧,规划占地面积3019亩。工程建设方案分为三期。该园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速白银市的经济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盐湖锂资源,约占世界盐湖锂资源的1/3,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锂资源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主要用于锂电池、玻璃、陶瓷、溴化锂制冷剂等方面。青海盐湖所于今年完成了年产100吨碳酸锂工业性实验,实现高镁锂比盐湖锂资源的关键技术创新。近日,国家计委批准青海盐湖所承担“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西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投资5000万元,用于建设碳酸锂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将形成年产碳酸锂3000吨、硼酸2500吨、硫酸钾25000吨的生产能力。
另外,针对西部资源特色加强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核技术应用、镍钴羰基化精练工艺、油气资源高值化转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减震防护材料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得到了相关企业支持合作。除此,在联合建立高技术企业,推进高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中科院近物所与长城电工集团合作,创办了长城高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热电厂烟气电子束脱硫脱氮技术。兰州化物所和海林轴承厂等企业联合,建立了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固体润滑材料技术为依托,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主要生产聚合物多层复合材料和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镶嵌自润滑材料三种类型的轴承、轴瓦、衬套、滑块、球面阀座及动密封件等。
4、科研教育及科技咨询方面的重点工作: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是我国进行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力量,该所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项目,获得近3亿元支持。目前土建工程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实验样机及设 备的加工、安装,这将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条件和手段得到提升,促进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也将提高甘肃省科技实力的显示度和增加兰州市的知名度。另外,兰州分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多的硕士、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在与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兰州分院现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兰州基地,将会进一步承担为地方、企业培养研究生的任务。
中科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工作,组织全院力量参与西部大开发。兰州分院积极发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院内研究所参与西部大开发。2000年2月,中科院高技术局组织有关所在兰州召开了“高新技术与西部行动”研讨会。4月初由中科院原副院长严义埙率领的高技术口专家西部考察团再次与甘、青、新等地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项目洽谈。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与地方达成一些项目的合作意向,另一方面专家们对西北地区的需求增加了了解,明确了科研所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发挥知识厍、思想库作用,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和中科院西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编辑出版了内部参考资料《西北大开发论丛》(月刊),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编印了《西部大开发参考文献汇编》,供各级领导、专家和企业参考。资环科学信息中心完成的“甘肃省生态建设与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专著,其中一些观点被采纳到中科院地学部2000年9月呈送国务院的咨询报告“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咨询意见”之中。兰州分院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庆阳县编制和论证了“庆阳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并帮助该县建立开通了信息工作站;组织专家在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礼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关键技术》,对礼县确定发展思路和制定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另外,还针对外国政府、科研和院校等各方面专家关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了生态资源环境调查工作。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9月份在兰州承办了第二届亚太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西部大开发如何运用先进的景观生态学领域内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因地制宜种草种树、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目前,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科技人员正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有望能够为政府提出实现稳固绿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的可行技术和对策。
三、几点建议与希望
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兰州分院作为国家在西部的重要科研机构,为西部开发、甘肃发展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真诚希望地方各级部门和领导进一步消除隶属概念,真正将中科院这支队伍作为甘肃科技事业的自己人看待,大胆使用,大胆要求。第二,在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甘肃的经济要发展,甘肃的科技事业更要发展。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够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促进队伍建设,更好地进行组织协调,促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协作,实现我省经济在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发展的目标。第三,建议地方基层政府在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依靠科学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行为,避免出现新的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经济、重视局部忽视全局利益等现象,真正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2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