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分院首页 >> 科学的春天40周年 >>  分院人物

分院人物

情注沙漠终不悔——追忆我国著名沙漠学家朱震达

  5月,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沙生植物园里,核桃树上的核桃花悄然开放,静静怀念一位倾心经营却不曾见过这一片绿荫的老人——朱震达。沙坡头植物园在国际风沙防治和干旱区土地利用研究领域颇具盛名,它正是朱震达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期间倡导建立的。 

  从风沙地貌形成过程到沙漠化形成机制及防治,朱震达倾其一生致力于我国沙漠及沙漠化的研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我国沙漠化的防治研究推向世界先进水平。遗憾的是,直至2006年朱震达去世,他都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牵念的祖国万里河山遍是绿水青山。 

  缘起“死亡沙海” 

  “中国第一支沙漠探险队已经在沙漠腹地断水两天了”。19595月的一天,绝望的队员们向中国科学院报告了这个消息。这支探险队的队长正是28岁的留苏学者朱震达。这个年轻人没有想到,他将从此与沙漠结缘,用尽毕生精力投身沙海中,孤独地跋涉前行。 

  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约33.7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所以有了“死亡之海”一说。1924年当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的驼队首次打破这里的平静之后,充满了未解之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吸引了西方探险家和科学家的视线,但中国科学家却一直被排斥在外。直到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治沙队才开始对中国境内的沙漠进行大规模考察,朱震达和200多名考察队员,肩负着人民的期望,祖国的重托,雄心满志地踏入了这片“死亡之海”。 

  朱震达第一次走进沙漠就遇到了这样危险的事件,经过反复权衡,队员们决定原地休息。“天佑其人”,那天晚上,队员们睡在一个丘间低地(沙丘之间的一块平地),“第二天早上起来,头上来了一朵乌云,一场雨,好大一场雨”,缺水危机得以缓解。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就这样,以一种极近残酷之后又充满奇迹和温情的方式,沙漠闯进了朱震达的生活。那之后,沙漠成为了朱震达生命中最重要的名词。 

  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大量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随后朱震达撰写专著《塔克拉玛干风沙地貌研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黄秉维先生称赞“这是中国沙漠研究中最权威的著作”。法国REIS大学教授、原联合国环境署官员H.Hangef认为“这是论述世界风沙地貌著作中最杰出的一本。” 

  满怀赤诚报国之心 

  1956年,朱震达前往莫斯科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当时我国科学事业急需沙漠研究方面的人才,朱震达的专业从地貌学改为沙漠学。“国家送他去学习,他有责任感、使命感,他说他当然要干,他不但要干而且还要干好。”朱震达的妻子姚育英回忆说。 

  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之际,考虑到攻读学位需要4年之久,朱震达主动提出放弃学位,而只前往学习工作方法。留学生放弃攻读学位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几乎没有人赞同这个“不理智”的想法。幸亏,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支持了他。在多方努力下,朱震达前往莫斯科实习进修。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实地考察的丰富经验,为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1958年,朱震达回到北京,进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工作。 

  1966年,朱震达突然接到调令,前往位于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工作。没有多做犹豫,那年夏天,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朱震达告别众多亲朋好友,带着妻子和8岁的女儿,离开北京,前往兰州。 

  来到兰州的朱震达全身心投入科考,一年四分之三的时间跋涉于一个又一个沙漠,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累计不过几十天。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从1987年起,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国际沙漠化讲习班,连续8次在我国召开,朱震达任历次主讲,受到20多个国家、600多名国外科研工作者的好评,他们一致称赞:中国沙漠及沙漠化防治具有很高水平。1988年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世界环境先进单位”称号。 

  朱震达潜心沙漠研究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沙漠研究领域很受瞩目。1985年他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91年,国家授予朱先生“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称号。 

  力守唯实创新之道 

  布鲁诺曾说:“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朱震达一生倾注于对沙漠化的深入研究和开拓性发现,在追逐科学的道路上,不惧质疑和挑战。他坚持科学论证,果敢而坚定,既具“大家之风范”,更显“求实创新之精神”。 

  197789月,朱震达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 102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的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一幅地图引起了朱震达的注意,这是一张世界荒漠总图,比例尺为1/2500,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荒漠化的严重性。全球受荒漠化威胁的面积是4500万平方公里,或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涉及6-7亿人口(1977年会议数据),荒漠化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荒漠图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图中,红色和橘红色区域是地球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占到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世界真正由于气候条件形成的沙漠不到二分之一,其余沙漠都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经营活动影响转化而成。促进这种转化的因素有:乱砍滥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火灾、农业经营不合理等。 

  回国后,朱震达首先选择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阴山北麓,开展对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研究工作,在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沙漠化的基本原理,并特别提出了“退耕还林”的治理对策。1981年,朱震达和他的合作者出版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那是中国学者第一部关于沙漠化课题的专著。 

   

  《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19818月第一版)  

  沙漠和沙漠化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同。沙漠是成千上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地貌,是无法逆转的自然地质现象;而沙漠化指原来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这样的区分显然对传统沙漠学科的观点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创新。与此同时,对沙漠化问题的质疑声也纷至沓来。 

  “先生认为,我国北方的沙漠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沙漠化的迅速扩张。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所面临的沙漠化过程实际上是地质时期以来沙漠形成演变中的又一次沙漠扩张。”朱震达的学生,现任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回忆说。 

  又一次的沙漠扩张真的和人类没有多大关系吗?朱震达对于这样的观点无法认同,他组织成立了沙漠化研究室,开设沙漠化专题,展开大规模的考察研究工作。他打破了以往封闭式的专业界限,融农、林、水、土、气象、地貌、制图等专业于一体,采用遥感监测新技术并把综合考察、定位观测、定点试验和典型区示范有机结合起来,基本查明了我国北方(含潜在沙漠化)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连续发表13篇学术论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在我国现代沙漠化面积中由于干旱缺水、风力推动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沙漠面积仅占10%;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沙漠化面积则高达90% 

    

  朱震达野外科考留影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对于那些反对的声音,朱震达相信所有的反对都是善意的,是属于学术范畴内的辩论。“朱先生是很宽容的,他当时是《中国沙漠》杂志的主编,把反对他学术观点的文章都刊登在这本杂志上,他认为‘如果是科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就不怕争论,或者是我错了,我也有勇气来接受正确方面的意见。’” 王涛回忆。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要以事实说服人。朱震达把居延地区作为研究沙漠化的实验区,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搜集、分析有关沙漠地貌特征、植物群落变化、水系变迁的资料,初步探明居延2000多年以来的兴衰史,科学地阐明研究沙漠化过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渐渐显现,这让一部分科学家也开始认识到沙漠化的危害,朱震达也越来越坚信自己的科学观点。为了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沙漠化研究的可行性经验,朱震达在临泽、奈曼等地建立了科学试验站,形成了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的试验网络。经过认真调查之后,他将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定义在3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此言一出,质疑声再次四起。 

  “有些学者认为朱先生认为的沙漠化面积是不对的,他们所得出的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朱先生认为我国沙漠化土地不应该包括沙漠、戈壁,应该是过去有生产力的土地因为人的不合理活动而导致类似荒漠或沙漠景观的退化土地。”朱震达学生崔书红说。 

  三十几万和几百万的差距不仅仅是测量方法的距离,还将对国家治理环境的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没有人支持,朱震达就四处去跑动,拉钱、拉项目,当沙漠化的“宣传员”;没有人理解,朱震达就先让自己身边的人理解,老伴也成了他的第一听众。 

  “他跟别人有争论,有时候我也不太理解了,我就要问他,为什么人家要这样看,他就跟我讲这些……也很委屈,但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还是相当大,他觉得他这样做,即使有些人不理解,但还是有价值的。”妻子姚育英提到“很委屈”时感同身受,眉头紧锁。 

   

  朱震达妻子姚育英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艰苦的付出,终究有令人欣慰的成绩,80-90年代,在朱震达的指导下,位于腾格里沙漠包兰铁路宁夏中段的沙坡头试验站、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甘肃临泽站在治沙方面已取得佳绩。这些地方通过各种试验和技术措施,如建立阻沙栏、进行草方格固沙、植物固沙等,面貌已大为改观,保证了铁路畅通无阻,建立了新的居民点。 

  其中,基于沙坡头站工作建立的“以固为主,固阻结合”、“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的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建成了世界上迄今为止穿越沙漠大流沙区域第一条成功的铁路干线——包兰铁路,为世界沙漠地区和其他类似区域建设铁路提供了一个创新模式。这一成果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他很高兴,虽然有反对声,但广大的沙区人民和干部是支持他的,学术界的好多人也支持他。他觉得得到了些安慰。”姚育英说。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明确指出: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这与朱震达一直坚持的沙漠化理论基本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的综合性法规,为我国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和一系列修复风险土地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框架依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4年,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980平方公里。 

  直到今天,朱震达提出的防治沙漠化措施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来源:《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朱震达),《第四纪研究》19985 

  情注沙漠终不悔  

  作为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主要创建人和奠基者,朱震达在世界地理学界声誉日隆,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可是,没有人预料到,正处于科研高峰的朱震达会突然倒下,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科学的天空。 

  1992年,62岁的朱震达退休了,那时,女儿一家已经定居北京,妻子身体不好,家人都劝他在北京颐养天年。但朱震达奉行“要做沙漠治理道路上一粒有用的石子”的人生格言,他心系的不仅是北方荒漠化问题,还有全国土地退化问题;他所寄情处不是个人择一地颐养天年,而是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共享美丽中国。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参与联合国环境大会的顾问工作,朱震达也参与了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的制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朱震达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拓展到全国范围的土地退化问题。“他认为,土地退化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而是在全国很多地方。像南方的一些区域如果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加剧以后,可以看到很多区域光秃秃的。”王涛说。 

  北方土地沙漠化的课题已经渐渐被人接受,现在又在南方湿润地区搞起了土地退化研究,难度可想而知。朱震达亲自带队,领着学生实地考察。 

  1996年,朱震达的另一个学生,在德国学习的杨小平回国考察。朱震达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项目,对于这样的课题杨小平半信半疑,为了打消他的疑问,朱震达又带着杨小平实地考察。“我原来对他的观点不是太有把握,因为在安徽一带搞土地退化在气候上不太合适,因为土地退化更多的是在半干旱、干旱地区,但实际看了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土地确实退化得很严重,虽然不是荒漠,但是从地表的某些特征来看,有荒漠的迹象。”杨小平说。那一年,朱震达已经66岁了,已经很久没有和导师一起考察过的杨小平发现这次导师身体状况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来源:央视见证?亲历(纪录片)截图 

  19996月的一天,北京酷热难当。这一天,朱震达接到了水利部的电话,希望向他咨询一些关于沙漠化定义的问题,老人觉得自己即将得到认可,放下电话非常兴奋,并且坚决地谢绝了对方上门求教的建议,执意要求亲自前往、指导解释。 

  “大夏天,放下电话他就去了,先生去工作了半天,回来后非常劳累。”崔书红回忆。当天晚上,朱震达突发脑溢血,再次住进了医院。这时候,朱震达才发现自己没有北京户口,没有专家头衔,“当时想的,是很难受的,先生还要做很多事情,先生如果这样倒下,一方面是先生心不甘,另一方面也觉得是老天爷不公”,想及此,王涛叹了口气,眼眶湿润。 

  “你可以看到他的眼神,那种期盼,就是想继续再做点事情的那种眼神。”崔书红回忆。 

  “我告诉他我要去巴丹吉林沙漠考察,他当时很激动,举起手说好,说科学就应该这样搞,说等我好了和你一起去。”杨小平回忆。 

  如今,沙尘暴——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人类肆意破坏环境造成的“伤痛”,而在1994年,朱震达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警告,“砂质荒漠化土地已遍布于坝上以北的所有缓丘和高原,必须加以治理和警惕。” 

  2000年的时候,先生还在医院里住着,我们通过努力拿到了现在称为的‘973项目’,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立项给沙漠化研究的最大项目。我去医院看朱先生,先生非常高兴,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消息后,先生当时就哭了。”王涛说。这是朱震达等了23年的结果,但是他已经什么都做不了了。之后的6年,朱震达辗转在北京各个医院进行治疗。 

  2006930日,到北京开会的王涛到医院探望导师朱震达,“那时候先生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是我看见先生流眼泪了”。 

  当天晚上,朱震达离开了人世,享年76岁。 

  回望朱震达先生一生的奉献和品格,他正如长于荒漠的胡杨——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和恶劣,他始终坚持对抗着千里风沙,守护着沙漠绿洲和沙区人民。 

  201710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习近平主席在410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主旨演讲中再次提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建设美丽中国,任重而道远。 

  斯人已去,像朱震达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还有很多,请历史记住他,记住他们。 

   

  朱震达19302006 

  我国著名沙漠学、地貌学家,浙江海宁人。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环境署和亚太经社会沙漠化顾问,世界实验室沙漠化研究负责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化科学高级顾问,第三届国际沙漠开发大会(TIDDC)主席,中国环境学会常务理事,UNEP全球环境基金(GEF)评议组专家,《中国沙漠》主编等职。他在50年的沙漠与沙漠化科研生涯中,奠定和发展了中国治沙工程的理论,发展了中国的风沙地貌学和沙漠科学,开拓了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使沙漠及沙漠化的研究紧密结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在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国际上占据着整体领先的地位。 

  参考资料: 

  1.央视综合频道见证?亲历(纪录片) :《大漠赤诚(2):一个人的沙漠》20091128日; 

  2.刘静:《潜游沙海——记沙漠学家朱震达》,《中国科学报》19921125日; 

  3.冯锦川:《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4.新浪微博纪实作家张弓:《反对中国沙漠化研究奠基人朱震达评选中科院院士的“十八勇士”今安在?》2017621日; 

  5.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20171018日; 

  6.新华网《 习近平博鳌演讲: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2018410日; 

  7.理余:《筑起防治沙漠化的万里长城——访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朱震达》,《中国科技报》 1986 5 23 日; 

  8.丁洪美:《中国治沙法获全球未来政策大奖》,《中国绿色时报》2017824日; 

  9.王进东:《情驻沙坡头》,《科学时报》2009323日。 

  10.资料核对参考:19787月《新疆林业》杂志摘自1978712日《光明日报》,标题为《联合国召开防止沙漠化会议》;1978年第6期《陕西林业科技》,标题为《联合国召开防止沙漠化会议》;曹汇、陈建平等学术论文《荒漠化与沙漠化差异研究》,该论文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新闻社《获防治荒漠化国际奖项中国“扭转荒漠化趋势”占一席》20178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做荒漠化治理的引领者(百家谈)》20170926日第08 版。 

  编辑:李 丽 王 晶    

  审核:王涛 谢 铭 宋华龙 岳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