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兰州化物所纳米高熵防护与节能增效涂层在1000MW调峰火电大规模应用
火电调峰是甘肃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支撑。目前,甘肃已运行和正在建设的超超临界1000MW火电调峰机组有23座,将有力支撑我省“沙戈荒”大型能源基地建设。
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电厂)6✖1000MW机组是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百万机组,是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唯一配套火电电源,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调峰机组。新疆煤炭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 40.6%,其中准东煤田 3900 亿吨,是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燃煤占火力发电成本的70-80%,是电厂盈利的核心。随着疆煤外运,准东煤已经在国内二十余省份应用。然而,新疆准东高碱煤易导致锅炉结焦、高温腐蚀、爆管、煤耗高、热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电站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资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低碳能源材料组高祥虎研究员团队,近年来面向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围绕新疆高碱、高氯煤,专注于大型电站锅炉辐射受热面防护与节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联合常乐电厂研发的纳米高熵防护与节能增效陶瓷涂层,突破了陶瓷材料防结焦、耐高温腐蚀、红外增效、高导热率、热膨胀系数可调等关键技术。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使炉内有效吸热量平均提升5.19%,减温水量整体降低2.6t/h,排烟温度降低4.5℃,灰渣物理热损失降低0.21%,锅炉热效率提升0.46%,供电煤耗降低1.5g/kWh,对于1000MW煤电机组每年节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4万吨。2021年以来,该技术先后在常乐电厂2台1000MW超超临界调峰机组应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近期,在甘肃电投集团和常乐电厂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完成了材料在新建1000MW调峰火电机组的大规模应用,标志着项目成果在工程化、商业化推广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项目研究成果将辐射推广至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宁夏等省,为我国煤电向基础性、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及新疆高碱煤清洁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纳米高熵陶瓷涂层在1000MW调峰煤电机组大规模应用
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专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兰州西固热电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