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青海盐湖所在液态金属基吸波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发表日期:2025-09-03工程中心来源:青海盐湖研究所放大 缩小

青海盐湖所/西北工业大学吴宏景教授团队联合青海盐湖所刘虎研究员团队在液态金属基吸波材料方向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综合领域,IF = 14.1,中国科学院Top一区)上发表。

在电磁污染日益加剧与高端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已成为保障国防安全与信息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屏障。面向国家电磁兼容与隐身技术重大需求,消纳盐湖中多元金属资源,发展基于液态金属驱动的低还原电位金属离子锚定复合吸波材料,高值利用盐湖资源于我国新一代电磁防护材料体系与智能装备抗干扰技术高地,可助力世界盐湖产业基地与国家清洁能源高地的建设。然而,尽管液态金属基材料因其优异的界面极化能力和可调介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其对低还原电位离子锚定效率低、热力学驱动力不足及副反应难以抑制等问题,始终是制约其高性能化与功能定制化的关键瓶颈。

青海盐湖所/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团队的研究工作首次从界面电子调控的微观机制层面为解决低还原电位金属离子锚定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其成果以“Friction-Assisted Liquid Metal-Driven Anchoring of Low Redox Potential Metal Ions for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摩擦辅助液态金属驱动低还原电位金属离子锚定实现高效电磁波吸收)”为题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研究通过引入摩擦辅助液态金属策略,突破传统电化学势垒限制,实现了对Zn2+、A3+、Cr3+等难还原离子的高效捕获与稳定锚定,并构建出具有丰富异质界面和梯度极化特性的液态金属基复合吸波材料。该工作系统揭示了液态金属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局域电场与自由电子云对离子还原动力学的促进机制,提出了“摩擦-电子供体-界面锚定”协同作用新范式,为设计兼具宽频吸收、强衰减能力与轻质特性的下一代盐湖基吸波材料提供了普适性策略。吴宏景教授与刘虎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本研究得到青海省科学基金杰出学者项目(2025-ZJ-966J)、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项目(E410GC03)、2024青海省省昆仑英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Advanced Science》——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11810

液态金属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损耗机理示意图


审核:刘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