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甘肃科技引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发表日期:2012-04-12来源:放大 缩小
我省科技进步水平从2007年全国排名第25位跃升至2011年第17位,连续超过8个省区市,增幅一度居全国首位。比起全国排名倒数第1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倒数第3位的人均GDP,我省科技进步水平挤入了全国中等省份行列。

  与此同时,我省年专利申请量也从2007年1608件上升到2011年5287件,尤其是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4年实现了“十二五”末的发展目标,我省科技在引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跃 升

科技进步水平跃升的主要原因是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步加快。在科研机构、人才、科研经费等方面,我省从较低的水平上起步,获得了显著的跃升。

  在几年前的一次调查中,人们惊讶地发现,省属众多科研院所中,最值钱的科研设备不超过50万元,而且绝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购置的。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等部门的支持下,省科技厅咬紧牙关,对每个重点科研院所投入300万元,从根本上改善了省属科研院所的科研条件,使我省科研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我省科研水平的进步。

  以前,我省科研人员“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科研院所骨干科研人员大量流失。为此,我省一方面培养新人,一方面引进人才。从事医学研究的张红,几年前被引进到兰州从事重离子治癌研究。她离开在美国的丈夫和孩子时,答应工作3年就回去。但是,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随着重离子治癌项目的进展,张红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兰州。如今,在兰州工作的时间早超过了当初承诺的3年,丈夫和孩子埋怨她“说话不算数”,但是张红还是继续留在兰州工作。目前,我省科研队伍已重新焕发了生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研人员数量已上升到3万多人。

  科技创新不能缺少经费投入,可欠发达的甘肃无法大幅度投入科研经费。我省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想方设法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经费支持。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国家有关部委也大幅度增加了对甘肃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甚至增设了专门针对甘肃科研人员的基金类别。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我省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据统计,目前我省每年争取到的国家科研经费已超过8亿元,远远超过省级财政的科研经费投入。

引 领

随着科技进步水平的跃升,科技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我省加大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煤炭等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应用。金川集团公司通过产学研结合,把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11年成为我省首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省在数控机床、民用核技术与装置、风力发电、新材料等方面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储备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在省科技功臣李维谦带领下,开发出大型卧式数控车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该公司还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国设立控股或参股子公司,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省的“大管径高压钢管水压试验机”、“重型全液压四辊卷板机”、“重离子治癌”、“Ⅲ价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疫苗”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均有望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农业方面,我省培育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了一批栽培养殖技术,创新了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我省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开辟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新途径,为我省粮食增产起到了巨大作用。2011年,此项技术在西北、东北、华北8省区推广500多万亩,如今正在向北方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据初步估算,目前我省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2.5%。在科技的引领下,我省农业正在从解决温饱转向奔小康的进程中。

方 向

目前,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我省确定了新的科技工作思路,将立足支撑产业、改善民生、服务三农、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构建甘肃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新确定的2012年全省科技战线的奋斗目标是: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民经济收入的比例不少于1.2%,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100项以上,专利申请量增长20%,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左右,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品种200个。 为实现新的目标,我省将实施一系列重点措施。加快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新建5个左右文化科技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围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肥料、新型兽药、疫病防治、循环农业等方面部署实施20个以上重大项目;努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尤其推动科技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年内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5000项(次)以上。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记者李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