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科技日报】王志刚: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

发表日期:2012-05-22来源:放大 缩小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王志刚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兴起文化建设新热潮的重要时期,我们迎来了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隆重开幕,以及文化和科技融合座谈会的顺利召开。首先,我谨代表科技部预祝本届文博会及此次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向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及文化与科技界的各位代表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贯彻实施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分工方案的安排,科技部会同中宣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工作。组织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文化与科技各方加深理解、加强交流、加速融合。一会儿,刘云山同志将就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做重要指示,我们将认真学习,抓好落实。这里,我代表科技部围绕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等有关问题发个言。

一、充分认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文化的独立与强大是一个民族真正独立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对于世界本体认识的不同侧面,两者同源于一个世界,又以不同的形式揭示和表达着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特征,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演进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1.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文化中所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前提的,而要认识世界、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依靠科学和技术。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形态等各方面,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发展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科技创新在不断加深人们对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延展着人类的知识体系,完善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扩展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在推动产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的一次次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是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向前演进的。正是留声机、摄影术、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及DVD等技术的发明,使音响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使出版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文化创作力、传播力、影响力与感染力的大幅提升,并直接导致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变化以及文化生产力的飞跃。当前,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在创作、传播、消费终端以及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一步印证了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先导地位和支撑作用。

2.先进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文化发展也深刻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应用,影响着人类对于客观世界总的认识与看法。

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两个互为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科技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孕育了近代科技革命的产生;美国多种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使其成为了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并一直保持至今。同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儒家文化从科学研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使之有了显著的儒学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文化的培育也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关注的焦点。以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开放竞争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与稳定支撑、科学评价等为手段的制度措施,已成为先进国家保持科技竞争力的有效法则。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以勇于探索、科学求实、服务国家目标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如能形成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必能大大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效率和综合竞争力。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更为深远的意义所在。

二、深刻领会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竞争的重要力量。

综观全球文化发展态势,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值占GDP比重普遍高于10%;二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态势凸显,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三是文化产业国际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使其文化产品在全球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然而,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相对滞后。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不足、进口依赖度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不足,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环境尚不太完善,相关科研成果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缺乏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影响了中国文化自身的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文化科技发展正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首先,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已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从长远来看,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我国文化消费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条件下,文化生活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比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金砖新兴国家相比都有差距,因此,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二是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文化科技相关领域已经积累了一批技术成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文化科技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全球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体系与标准尚未健全,我国有可能在文化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文化领域技术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色,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科技和文化产业的自主发展,并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已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艰巨的任务。积极把握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全面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科技部将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共同推动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纲要》明确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纲要》提出,到2015年,要明显提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初步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基本形成文化科技支撑体系。

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科技需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

二是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培养一批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已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今天我们又对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希望各地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合力。要把示范基地作为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抓好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促进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示范基地先行先试,优化产业环境和政策体系,真正聚集、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企业,切实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文化科技创新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科技界、宣传文化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全面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共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2-05-22 八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