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代表热议十九大报告——新时代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发表日期:2017-10-31来源:放大 缩小

  10月24日,十九大胜利闭幕。“格外激动与振奋!”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这样概括参会感受。

  和王秀杰一样,参加这次盛会也给来自中国科学院一线科研岗位的多位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排头兵,他们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党的十九大为国家的未来绘就了蓝图,科技创新将为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硕果累累 为中科院点赞 

  “正如总书记所说,这次会议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并亲耳聆听总书记的报告,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感到十分荣幸。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几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中科院人的努力。

  例如,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特殊功能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材料等便应用在这几项成果中。当听到这几项重大科技成果被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点赞”时,该实验室主任、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刘维民表示:“能为国家大工程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我非常欣慰。”

  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张丽萍也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容有一大段。其中,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时,报告着重强调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的成果。“这表明党和国家对五年来科技创新的成绩非常认可,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我也感到十分欣慰。”张丽萍表示。

  “十九大胜利召开鼓舞了我们的干劲!”十九大代表、中科院电子学所所长吴一戎则表示,电子所将整合资源,聚焦新时期国家对空天信息领域科学技术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空天信息研究院,主动积极投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科技工作者要积极解决新时期中国面临的新问题,加强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齐心协力向“四个率先”的目标迈进。代表们为中科院感到自豪:“我们中科院已经以卓越的成果向十九大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率先行动 无愧人民期望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目标。“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张丽萍看来,这些都有非常重要的内涵。“作为国立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我感到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

  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们将围绕党和国家描绘的“中国梦”的具体要求和未来规划,脚踏实地练内功,踏踏实实做工作,登高望远,围绕创新驱动做原创,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无愧于党和国家的期望。

  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思考。他指出,在信息产业领域,目前存在利润与数量、应用和基础平台两大不平衡。“习总书记在去年曾提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的核心‘命门’,而此次的主要矛盾更是阐述得非常准确,也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胡伟武说。如何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牢记追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促进我们的产业迈向中高端化。“希望在十九大之后,能把龙芯的产业化做大做强,把短板补齐,使我们的信息产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在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邵芸看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并不仅仅是我们要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我们还要拥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她表示。

  邵芸认为,把生态环境保护这件事情提到千年大计这样一个历史高度,充分说明党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十九大代表、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她表示,“我们要加强预测、引导和改善民众的情感和行为,为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以及提升国家凝聚力,提供心理学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在新时代下,心理所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出更多引领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王秀杰表示,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与百姓的福祉密切相关的粮食和健康需求。“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今后要积极投身到解决健康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中,力争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作出贡献。”她说。

  刘维民则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感受颇深。他表示:“我们的团队就是要打造国家的战略润滑力量,也就是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能做得出来、用得上。希望我们的团队能成为国家战略意义的一部分。”

  高福则表示,总书记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提到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过去五年我们在四川、西藏的包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他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四川凉山艾滋病防控与健康扶贫攻坚战,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攻坚战。”同时,高福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应为国际社会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顶天立地 实现创新发展 

  对如何实现创新发展,身在科研一线的中科院代表们也有深入思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江实验室主任王曦说,报告在讲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创新放在了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高度。

  王曦认为,实现创新发展,需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建立战略科技力量;“立地”,就是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并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打造的国家实验室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龙头。今年9月,上海市和中科院联合成立了张江实验室。王曦表示,作为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重要基础,张江实验室集合了中科院学科基础、人才团队及上海市改革、国际化优势,以占据战略制高点。

  而在“立地”一边,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王曦认为,这需要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据悉,2013年,由他推动中科院上海市合作建立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集研发、工程、孵化于一体,实现创新成果的高效率产业化。

  在刘维民看来,创新文化对实现创新发展也非常重要。此前国家也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和运用,这次强调知识产权的创造。“希望通过创新,能够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也倡导我们有全民创新的文化。”他说,“如果国家仅仅靠科技投入的增加,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而不注重文化,创新效率、创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新时代下,砥砺奋进再出发,中科院人已经准备好。代表们指出,在科研工作中,将继续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饱满热情,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不辱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甘晓 黄辛 倪思洁 陈欢欢 崔雪芹 刘晓倩 见习记者高雅丽 实习生韩扬眉采写) 

    《中国科学报》 (2017-10-25 第1版 要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