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甘肃日报】【走进中科院兰州分院】党鸿辛:中国固体润滑学科的开拓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发表日期:2019-06-06来源:甘肃日报放大 缩小

  工作中的党鸿辛

  党鸿辛(中)在实验室

  党鸿辛(右一)获评中科院院士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由中科院兰州分院提供

  党鸿辛(前排中)指导学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通讯员 李丽 王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伟大胜利,能参与其中并为之贡献力量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荣耀,已故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鸿辛院士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两弹一星”有功人员,也是我国摩擦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5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党鸿辛带领团队破解了我国制造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机构特殊工况运行的技术难关;他参与了人造卫星的研制,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成功研制了数十种性能各异的特殊润滑材料和民用润滑材料,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他一生追求科技创新,享受着科研带来的乐趣;他一生博学慎思、笃行达善,不停攀登科学的高峰。

  不争分夺秒,就作不出贡献

  “他一生都把时间抓得特别紧,出差路上也琢磨着工作上的事,不去顺路休闲一下。”党鸿辛的妻子黄萱蓉曾埋怨他一辈子不会享受。也有人说他“太傻了”……可是他总说:不争分夺秒,对科研就作不出什么贡献。而这,也成为党鸿辛科研生涯最真实的写照。

  1949年,党鸿辛从广西的一个小山村考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1953年9月,由于国家急需人才,24岁的党鸿辛响应号召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大连的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润滑油室工作。从此,他的一生便与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摩擦学学科开拓、润滑材料研究工作紧密相连。

  1957年,党鸿辛参与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过热汽油缸的研制工作。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前苏联不再为我国提供火车机车上使用的润滑剂,国家下达了自主研制过热汽油缸的任务。由当时的润滑研究室主任于永忠挂帅,付六乔、尹万章、范煜、裘宗涛等参与,通过丙烷脱沥青的方法进行炼制,1959年通过行车试验,并推广到兰州炼油厂投入生产。党鸿辛参与了行车试验的全过程,并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在《燃料学报》上。从那时起,他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8年9月,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润滑和分析三个研究室整体迁到兰州,组建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前身)。党鸿辛服从国家安排,随润滑研究室来到了大西北。按党鸿辛的话说:我是共青团员,组织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固体润滑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主要解决机械中运动机构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润滑问题,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60年开始,党鸿辛就投身于固体润滑的研究。1962年,他参与了解决国防军工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润滑课题,先后攻克我国“两弹一星”发射装置的润滑难题。

  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里,党鸿辛在实验室不停探索:从“金属表面处理对固体润滑剂的润滑作用影响”开始,从未间断过在科学技术上的探索;从液氢液氧的超低温到红热1000℃的高温;从失重的空间润滑到极压润滑;从陆地到深海海洋,党鸿辛在固体润滑领域里总结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律。

  没有他的贡献,卫星就上不了天

  1997年,党鸿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那一幕至今仍被人提起。评审中,国防科工委的专家们一致表示:没有党鸿辛先生的贡献,我们的卫星就上不了天。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大批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没有设备,他们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他们就用废品改制。

  然而,天线的导电润滑问题成了人造卫星天线系统的大难题,如果不能解决,卫星的天线伸缩机构在真空条件下就会粘连在一起,将直接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1967年,为解决100℃至-100℃真空超短波天线的导电干膜难题,党鸿辛带领团队到北京科学仪器厂边研究边改进。历经艰辛,他和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解决了卫星发射信号传递的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4日晚,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东方红”乐曲响彻云霄,党鸿辛和同伴们激动地拥抱、欢呼。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我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那一年,党鸿辛只有41岁。

  1975年,历经动荡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恢复固体润滑研究室,党鸿辛任主任。从此,党鸿辛在科研这个他热爱的战场上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在固体润滑学科建设和润滑材料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解决我国国防军工高科技领域重点型号建设中的特殊润滑难题作出了杰出贡献。

  同年3月31日,我国决定研制主力火箭“长征三号”。党鸿辛参与了超低温高速齿轮固体润滑膜的研制,解决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获得中国科学院特别奖。在随后的科学研究中,他又参与了科学实验卫星和返回式照相侦察人造卫星的有关润滑膜的研究,确保了这些卫星成功上天并可靠运行。

  之后,党鸿辛紧盯“在固体润滑过程中,表面物理和化学作用对润滑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这一方向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对固体润滑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果,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当时,国际摩擦学学会主席 Jost H.P.教授认为他的研究是摩擦学研究25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1987年,中科院正式批准兰州化物所筹建“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党鸿辛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与实验室主任薛群基一起,紧紧把握摩擦学已从传统的力学、机械学的研究转向摩擦化学与物理的趋势,选定摩擦表面的化学与物理为研究方向,开展了材料表面状态、结构、组成与摩擦学性能关系规律以及环境介质的影响、纳米摩擦学等国际前沿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学术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科研成果,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党鸿辛团队的研究有9项获得国家级奖励,这得益于当年党鸿辛等老一辈科学家打下的坚实基础,如今,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固体润滑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团队。

  每一次创新,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在润滑的世界里,有无数个让党鸿辛兴奋的时刻,他常说:“搞科研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这也是搞科研最吸引他的地方。

  也正因为此,在科研工作中,党鸿辛始终将创新放在首位,力求每项科研成果都体现出自己的创新思想。针对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应用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他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总结了一系列固体润滑的重要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固体润滑学科的基础,并对指导新型固体润滑材料的研制、解决工程技术中的润滑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搞理论研究,就是要指导实践,国防任务成功后,再用理论解决民用问题,才能显示出科学的力量,这也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鸿辛把目光转向民用研究上。

  1998年,在做好兰州化物所科研工作的同时,作为兼职教授,党鸿辛对河南大学纳米材料相关平台建设及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他曾动情地说:“一直以来,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和产品,我还想在古稀之年再干一番事业。”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他主张河南大学承建工程中心。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3年,河南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批承建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鸿辛任中心主任。

  听报告、跑工地……党鸿辛为全新的事业四处奔波。2004年2月27日上午,在听取工程中心工作汇报时,党鸿辛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紧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还时刻关心着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8月份病情刚稳定,他就坚持到济源察看工地建设情况;在他病危期间,他想的最多、谈的最多的仍是工程中心和技术产业化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如今工程中心已拥有纳米材料制备化学等4个研究室和一个产业化中试基地,有5个系列1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产品,形成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产业化研发平台。

  他的精神,指引着每一位摩擦学研究者

  在小儿子党智亮眼里,父亲总是做得多、说得少。“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他的科研精神。他实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凡事都要亲自去探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工作做好,把实验室搞好,争取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党智亮回忆。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党鸿辛不仅重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还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对年轻教师及学生,他都是尽力扶持提携。几十年间,他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十名。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他更不忘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生们从他身上感受并学到了敬业乐业、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

  党鸿辛一贯主张简朴节约的生活。他给予大家帮助时慷慨无私,可他自己却从来不麻烦身边的人。熟悉党鸿辛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在意物质生活。他每天都提着那个使用多年的暗红色布书包到实验室工作,当年的同事、学生至今记忆犹新。

  党鸿辛一生淡泊名利,在他看来,院士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把它当成光环,那就成了自己的紧箍咒了,但对自己几十年的党龄,他却十分珍重,并引以为荣。他常说:“我是老党员了,更要发挥模范作用,党龄越长,越要讲党性,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身先士卒,争做先锋和表率。”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正是党鸿辛几十年来的精神支柱。

  2000年8月,党鸿辛在一本出版书籍初编稿中寄语青年人,一要有探究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毕生的精力聚焦到生长点上去,总会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的;二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尊重。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即便在生病住院期间,党鸿辛也没有“闲着”,他坚持将实验室一批急需整理的申报材料整理完;因为惦念着实验室的工作,做完心脏手术仅仅两个月,他就坚决转回学校医院。有一天,党鸿辛甚至躲过医护人员的监督,溜出了病房,颤颤巍巍地爬上三楼实验室。当见到惊呆了的师生时,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2004年7月10日,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党鸿辛,在一张稿纸上写下遗训: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严以律己,坦诚待人。科技创新,求真务实。勤学好问,好长学问。

  他将这32个字写完,或许觉得笔迹太单薄不足以引起重视,他又抬起颤抖的手缓慢而又用力地描了一遍,不忽略一个标点,最后,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005年6月10日,党鸿辛院士因病辞世。他的家属将他生前所有资料捐赠予兰州化物所……一位院士为科学研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一生沉甸甸地封存在那十余份档案盒里,而他的精神却深深烙刻在每一位摩擦学研究者的身上,推动我国摩擦学学科发展并走向国际前列。

  (原载于《甘肃日报》 2019-05-08 第03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