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祁连山常见野生动物图谱》正式出版,全景展现祁连山生态宝库动物多样性
巍峨壮丽的祁连山脉,如一条巨龙横亘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生态价值历来备受瞩目。这座跨越三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雄伟山系,孕育了从冰川雪峰到荒漠戈壁的完整垂直带谱,形成了草甸、森林、湿地等多元生态系统复合体,为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家园。作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祁连山在维系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同作、副研究员高红梅领衔主编的《祁连山常见野生动物图谱》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著作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属专题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坚实科研基础,历时多年精心编撰,于 2025 年 7 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祁连山动物世界的科学窗口。
作为国内首部系统展示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的专业图谱,该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美的视觉呈现,对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396种野生动物进行了系统梳理,涵盖鸟类 21 目 59 科 349 种、兽类 5 目 17 科 47 种。书中为每个物种配备了 1—3 张高清彩色照片,通过清晰呈现动物的形态特征,极大降低了野外物种识别的难度;同时,针对每种动物的学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在祁连山地区的分布县域及保护等级均进行了详尽阐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物种信息体系。
这部图谱的出版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功能: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它是开展祁连山动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资料;林业工作者可将其作为野外巡护与监测的实用工具;观鸟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能借助它提升野外观察的精准度;自然教育从业者则可通过书中丰富的图文内容,向公众生动解读祁连山的生态密码。
编者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凝聚科研心血的专业图谱的问世,唤起社会各界对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广泛关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守护这片高原生态净土,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