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西北高原所三江源站地震灾后恢复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7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三江源站地震灾后恢复建设项目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三江源站)站内开工。研究所副所长杨其恩,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副站长曲家鹏,副站长李奇,条件保障处处长魏铄欢等,以及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开工仪式,仪式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贺斌飞主持,杨其恩和施工、监理单位代表分别讲话。
该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1372.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03.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8.9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具有保藏、监测集成、研究、展示和科普等5大功能,可实现技术共享和服务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三江源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杨其恩副所长指出,三江源站作为青海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野外台站,该项目的建设将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希望施工单位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文明施工的原则,切实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各参建方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该项工程的建设任务。
施工、监理单位代表郑重表态,对项目的建设高度重视,将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与项目要求,规范施工、严格监理,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严把安全关,筑牢生命防线;严控质量关,打造精品工程;严守进度关,确保高效推进;保证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成,向西北高原所交付一个优质的工程和一份满意的答卷。
开工仪式
开工现场
开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