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

兰州化物所甘肃省黏土矿物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发表日期:2025-08-11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放大 缩小

8月8日,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设的甘肃省黏土矿物重点实验室召开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马腾宇、基础研究处处长郭涛出席会议。

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周峰主持会议并致辞。周峰在致辞中回顾了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黏土矿物特别是凹凸棒石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指出该方向已成为研究所的重点发展领域。他表示,研究所将持续在资源配置、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给予实验室全力支持,期望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能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甘肃省特色资源利用,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会场

会议举行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维民研究员担任学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建喜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周春晖教授担任学委会副主任。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南科技大学等12名专家组成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马腾宇为刘维民院士颁发学委会主任聘书,随后刘维民院士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颁发聘书。马腾宇高度评价了实验室在推动甘肃省特色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甘肃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着力优化创新生态。他强调,凹凸棒石、高岭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是甘肃省宝贵的特色资源,其资源高效高值利用意义重大。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支持实验室建设,希望实验室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引领下,紧抓机遇,勇于创新,认真落实委员建议,力争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颁发聘书

实验室副主任牟斌研究员作了近4年实验室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在黏土矿物高值利用关键共性技术、黏土矿物功能材料材料构筑、产品产业化与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工作进展和成果转化成效。重点阐述了实验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未来的发展目标与重点研究任务,包括聚焦凹凸棒石等特色黏土矿物的智能开采与绿色高效利用、需求导向矿物功能材料绿色创制及其在土壤改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功能应用拓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在运行机制上,实验室将继续深化“内联外协”模式,加强所内外、学科间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牟斌作报告

与会委员对实验室过去几年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实验室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甘肃省资源禀赋。并围绕实验室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刘维民院士总结讲话。他感谢委员们对实验室发展的鼎力支持,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上一阶段取得的突出业绩和创新成果。他强调,基础研究是源头创新的根基,高技术研究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利器,应用研究是价值实现的归宿,三者必须紧密结合,贯穿“基础研究→高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循环。他指出,“科技-产业-人才”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要以重大科技问题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促进产业需求与科研供给的无缝对接,加速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黏土矿物研究领域的人才高地。

刘维民院士讲话

此次会议,标志着实验室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实验室在新征程上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引领下,实验室将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开拓创新,为提升我国黏土矿物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