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
王学定:科技创新引领陇原发展
——— 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研究员
□通讯员 王晶 科学时报记者 宋华龙
“甘肃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什么?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研究员在近日召开的甘肃创新发展第四届科学家论坛上指出的问题让参会的每一位嘉宾陷入沉思。
“甘肃用4%的土地养活了2%的人口,贡献了1%的GDP。这让我们感到甘肃谋求发展真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需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陇原发展。”王学定表示。
以新能源、新材料为科技创新点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地形狭长,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635.4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据悉,2009年全年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3382.35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353亿元)。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是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我国“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王学定表示,甘肃的科研院所要在为传统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更要抓紧思考如何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技术、绿色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从而推动科研成果更多地在惠及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引导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
“现代工业中的能源化工发展和材料技术是甘肃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王学定一语道出甘肃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
据悉,在中科院兰州分院对甘肃优先发展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归纳了甘肃科技发展中的22个重点领域,并对关键技术采取了进一步的“经纬”凝练,即以第一、二、三产业、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为“经”,以产业技术领域为“纬”,精炼形成6大技术领域,基本上囊括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主要需求。在形成的6大技术领域中,材料科学与技术、资源和能源技术(含石化)这两个领域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近期、中长期的重点。究其原因,王学定研究员指出了三点内容。
甘肃省是公认的有色金属材料大省,镍、铂等6种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一,铅、钴、铜、锌资源在国内居主导地位。利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酒钢集团、金川公司、兰州石化、白银公司,一个个响当当的企业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纷纷扩容、升级,使甘肃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成长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工业核心区。截至200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182家,其中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可以说,甘肃省的材料工业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到冶炼加工,从科研、设计、施工到生产、设备制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此外,甘肃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甘肃河西走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总储量2亿千瓦以上,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七分之一;甘肃省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达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此外,甘肃是中国重要的核工业基地,在国家核燃料循环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核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核能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结合政策扶持效益好。早在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宏伟设想,“追风逐日”的新能源建设随即开始。截至目前,甘肃的新能源产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悉,2009年甘肃酒泉市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三倍多,财政收入翻了一番;而大唐、华能、国能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甘肃玉门的投资累计达到40亿元,安装风机400多台,累计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实现销售5.5亿元,创利税1亿元。甘肃在大部分县市农村大力推广、安装和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据测算,这一举措,每年可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约10万吨。新能源的发展使甘肃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对国内外发展动态、市场发展需求和现有技术基础的“三维”结合,王学定指出,在重点发展能源与材料领域的同时,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应该成为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着力支撑点;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甘肃省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共性支撑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均应有所重视。
多管齐下
提升甘肃科技创新能力
在谈及如何提升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时,王学定给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是甘肃省科技战略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王学定指出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以项目为牵引,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以合作项目的方式形成人员互动机制;重点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科研人才,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大量培养职业技术类人才。
第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企业担当了甘肃科技转换的主体,应该重点抓好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销售额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支持这些企业研发3~5年后的产品;制定与实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构建“两头在内,中场在外”总部经济及吸引省内外企业聚集发展模式,解决“飞地”建设和税收政策;用高技术产业项目发展促进创新体系建设。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相关技术创新成果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加强集成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在优势学科领域和支柱产业领域加强原始创新。
第四,注重集成创新。王学定指出,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要把显著提高全社会的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奋斗目标,特别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五,中科院兰州分院作为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生力军,一定要在战略科技中进一步发挥“火车头”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结合本土需求,积极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并努力与企业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联合培养人才,为甘肃科技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时报》 (2010-6-30 B3 地方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