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西北高原所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唐古特白刺化学成分和降血糖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5-03-31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放大 缩小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NTB)广泛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为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药用价值。唐古特白刺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对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从中鉴定了三种新的香豆酰葡萄糖苷衍生β-咔啉类生物碱tangutorid LI-III。首次揭示了该类成分的MS/MS裂解规律,为该类成分的快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根据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类型,对该类成分在体内的生源途径进行了合理的推导,并推测他们是在果实中酸性条件下以植物体内含有的色氨酸,葡萄糖和咖啡酸为前体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得到。分离得到化合物降血糖活性研究首次证实,depsides和环肽(cyclo(tyr-tyr)具有显著的IR改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果实中β-咔啉类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扩大了环肽和depsides的生物活性,为唐古特白刺的高值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结果以 Ten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novel coumaroyl glucoside β-carboline alkaloids and discovery of hypoglycemic compounds from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Fruit 为题,于3月27日在 Food Chemisty (中国科学院1区,影响因子8.5)在线发表。西北高原所岳会兰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青海省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025ZY008)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5011744

文章摘要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