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视野

专家视野

董光璧:要把价值考虑纳入科学过程

发表日期:2017-02-13来源:中国科学报 马卓敏放大 缩小

  “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在的眼光投射其上反射出来的是未来之象,没有历史或隔断历史就无法看到未来。”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科学史学家董光璧发表了自己的演讲,他认为,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新成果的出现,无不蕴含着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观念的变革。

  董光璧认为科学研究进展的历程包括科学的诞生及其发育成长的演化特征,而科学成长的特征既可以从主要的科学成果看,也可以从科学思想上着眼,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董光璧总结出人类科学成长的四个历程,即科学的数学化、实验化、理论化和工程化阶段。

  “科学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或者是类周期性特征。”董光璧解释科学成长四个历程大体对应着四个重要科学周期。科学诞生是一个周期,后边还有四个周期。

  其中,科学的数学化是以英国为中心兴起,以牛顿的著作《原理》为标志,数学原理取代自然哲学的思辨原理,标志是把自然对象化和模型化;科学实验化是以法国为中心兴起,以化学学和自然史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及实验物理学数学化为标志,科学实验化大大提升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科学的理论化是以德国为中心兴起,以统计力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为标志,以微观说明宏观则是理论化最重要的特征,从此理论越来越远离经验;科学的工程化是以美国为中心兴起,以大科学工程为标志。董光璧强调,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是,工程化的科学是负载价值的,如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此外,董光璧还把科学的诞生看成是偶然性事件,是文化史上的小概率事件,不是可以重复的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他认为科学诞生是逻辑、数学、实验三者融合的结果。这就把对科学的理解重点放在研究方法上,因而科学的对象就可以超出自然界,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科学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讨论问题。

  “虽然逻辑能使科学知识有条理,数学能使科学知识精确,实验能使科学知识可靠,但其都不能保证科学知识能够为人类造福。”董光璧认为,与科学知识基础平稳发展相反的是,科学的社会危机始终存在,具体表现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在科学确立自己作为文化的独立地位后,形成了人文和科学两个世界,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被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本身不能至善,这也是人文与科学关系的核心问题,我们一直把科学的价值考虑在科学之外,而未来的新科学一定要把价值考虑纳入科学过程。”董光璧介绍,未来新科学的内容必定要同解决人与环境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以及科学本身的系统整合相联系。“走向新科学需要新的启蒙思想,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整体,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要平衡,这是科学哲学应承担的。”

附件: